|
本周我們學習了“倍的認識”,本節課有三節的教學內容,第一節是了解什么是倍,它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,幾個幾表示幾的幾倍;第二節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,也就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,與二年級學的除法的包含聯系起來;第3節學的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,也就是求幾個一個數是多少,與二年級的乘法的意義聯系起來。
在學這幾節課的時候,我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年齡問題展開的,學生本身的年齡和他的爸爸、媽媽、爺爺、奶奶的年齡作對比,有的可能是大約多少倍,也有的剛好是整數倍。在此過程中還要變化著說法進行練習說,換一種說法怎么表達?也就是與乘、除法的意義結合起來。
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重視學生對知識過程的理解。注重幾何直觀,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本質。
《標準2011》中把“幾何直觀”作為核心概念提出,并明確其內涵“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”。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、形象,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,預測結果。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數學,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揮重要作用。在本單元的編排過程中十分注重幾何直觀的作用,通過多種直觀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本質,并為學生提供參與幾何直觀活動的機會,積累用圖示學習數學的經驗。一方面,在倍的概念建立的過程中,注重將所比較的事物數量關系直觀化。例如,每兩根為一組把蘿卜圈起來、每三個一組出示圓片等方式,直觀形象的展示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比關系,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導到“一個量里面包含幾個另一個量”,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模型。另一方面,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,注重借助圖示分析數量關系。在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數量關系的同時,感受幾何直觀的作用,培養借助圖形去思考的意識和能力。 |
|